不知道大家是否想過,為何會有癌症?一個人會得癌症是偶然?運氣不好?或是另有其他因素?
童年時期我有親人因癌症去世,所以在我成為一名臨床醫療人員後,這些年我一直在尋找癌症的真相,以下的內容是我這些年對癌症的研究心得與觀點,將分為四篇文章來探討癌症,第一篇談西醫基礎理論、第二篇談中醫基礎理論、第三篇中西醫結合理論,第四篇談癌症的治療方法。內容也許仍有許多不足之處,但已是目前我認為最接近癌症真相的答案。文章不短,並且偶爾會穿插中西醫專有名詞,希望各位見諒。
我們先談談西醫觀點。
癌症的起源,目前主流說法歸咎於基因問題:致癌基因(oncogenes)的不正常開啟 與 抑癌基因(tumor suppressor genes)的不正常關閉。當細胞在出現這兩類基因異常後,便失去控制的不斷分裂,於是形成癌腫瘤。
但我認為將一切病因歸咎於基因異常是不對的,基因很可能不是罪魁禍首。
在2003年,科學界終於完成了人類基因的解碼,當時人們都樂觀的認為,弄懂基因後,一切疾病包括癌症、糖尿病、高血壓……等等,都將迎刃而解,因為科學界曾告訴人們一切問題在於於基因。但破解人類DNA編碼後,二十幾年過去了,我們卻對於很多疾病仍舊束手無策。
為何如此?
原因很多,其中一個原因是科學家發現很多時候DNA並不是一切疾病的主導者,更多時候基因是被動的反應者,某段基因的表現與否,很多時候是受制於外部刺激。
是的,外部刺激可以改變你身體細胞的基因表現。 舉例兩個例子來說:
曬太陽皮膚會變黑,這大家都知道。紫外線照射細胞後,會激活細胞開啟製造黑色素的基因,於是更多黑色素被造出來,皮膚就變黑了。所以皮膚白皙程度,不單單是天生基因,有一大部份是受外部刺激影響基因表現。
再來,現代的東亞人近視比例特別高,台灣有近9成的年輕人近視,這確實跟某些基因有關聯,但我們的祖父母輩卻大部分都沒有近視,這是為什麼呢?關鍵就在於,近視是基因與環境共同作用下的產物,如果帶有近視相關基因並且童年時長時間注視近物就比較容易近視。所以我們祖父母輩及現在住在蒙古高原上的牧民,視力仍可以1.2以上,他們不用像現代台灣小朋友整天盯著課本或手機,近視基因自然不容易啟動。
種種例子都告訴我們,基因並不完全是主導者,很多時候外部環境刺激才是關鍵。在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裡,都存有上萬個基因片段,但細胞平時只會開啟少部分約10~20%的基因,大部分80~90%的基因是關閉不表現的,而外部環境的刺激可以改變或調節某些基因的開啟或關閉。
通俗的比喻,細胞跟人一樣,每個人多少都有黑暗的一面跟善良的一面,當你總是處在很糟糕的環境,周圍都是一些壞人,整天勾心鬥角互相欺壓,你的黑暗面就會被大幅度激發出來;相反的,當你周圍都是善良溫暖的人,互相幫忙彼此讚美,你的善良面就比較容易被激發。而細胞的基因亦如是。
所以致癌基因真的是罪魁禍首?
致癌基因(oncogenes)前身是原癌基因(proto-oncogenes),當原癌基因不正常的開啟便被稱為致癌基因。它們的原本作用並不是讓你得癌症,它們原先的主要作用是負責調控細胞分裂增生,在人體胚胎發育跟成長過程中,這些原癌基因會開啟,讓我們得以長大成人。若沒有這些基因,我們無法從受精卵發育成一個人。我們每一個細胞中本就存在原癌基因,只是平時這些原癌基因大都是關閉的。
(體內唯二的例外是幹細胞與生殖細胞,他們可以一直開啟原癌基因與端粒酶基因,並不斷細胞分裂增生。)
當你的細胞一直處在一個惡劣環境或持續受到傷害時,久了細胞就可能會開啟原癌基因。比如一個人一直抽菸傷害自己的肺部細胞,久了他就容易得肺癌。又比如一個人有慢性B型肝炎或是每天喝酒傷害自己的肝臟細胞,時間久了就容易得肝癌。任何能造成細胞受傷的物質或能量,都有機會致癌,它們可以是病毒感染、負面情緒壓力、賀爾蒙、放射線、慢性發炎……等等,甚至一杯熱水都可以致癌。如果你每天都喝一杯滾燙的水,長期下來罹患食道癌的機率會大增。
那麼身體有預防癌症的機制嗎?
有,人類有三道防線可以避免癌細胞的出現,一是自我修復,二是細胞凋亡,三是免疫系統清除。
第一點,正常的細胞有一定的自癒能力,只要傷害不要超過其修復能力,多數時候都能自我修復。但隨著年齡增長,細胞修復力會越來越弱,當細胞無法自我修復,久了累積太多傷害細胞就容易癌化,因此老人罹癌機率會比年輕人高很多。
第二點,細胞凋亡(apoptosis),當細胞受到傷害遠超過其修復能力或是細胞衰老時,細胞這時通常會選擇自殺。每天我們的身體都有數以億計的細胞凋亡,雖然很悲傷,但慶幸的是,至少他們沒有選擇變成癌細胞。
第三點,免疫系統可以清除受傷、異常或衰老的細胞。
細胞受損及癌化進展圖

那具體來說,細胞的哪裡受傷會導致細胞癌化呢?
粒線體(Mitochondrion)極可能是關鍵。粒線體是細胞內的發電廠,它可以將葡萄糖透過有氧呼吸轉換成ATP(三磷酸腺苷),ATP是細胞能量的來源。在我前一篇文章聊到美國癌症學者Thomas N. Seyfried, 在他的論文中提到,所有的癌細胞都出現粒線體損壞的現象,並指出粒線體損壞是正常細胞轉變成癌細胞的先決條件、必要條件。也就是說,當細胞的粒線體損壞之後,就有機會導致細胞逐步開啟原癌基因。反之,當細胞的粒線體正常時,細胞就不會開啟原癌基因。這也暗示如果能修復粒線體,癌症就有機會治癒。
下圖的細胞核植入實驗可以證明此論點,同時也證明基因異常並非細胞癌化關鍵。
左一是正常細胞,左二是癌細胞
右二是正常細胞質(含正常粒線體)+癌細胞核(含有癌基因)-->正常細胞
圖片來源:"Thomas N. Seyfried, Cancer as a metabolic disease: implications for novel therapeutics, Carcinogenesis 2014年"
感謝各位耐心閱讀,下一篇我們換講中醫
作者:王星凱
聲明:文章僅作為學術上討論,若有臨床問題請至門診諮詢醫師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