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跑步側腹痛這件事相信不少人都經歷過,我以前也經歷過。
雖然記不得到底什麼時候出現這個問題,不過印象中第一次嚴重側腹痛是我在小學測體適能跑1600米時出現。那時候跑到一半時右側肚子就痛得不得了,不過我還是咬著牙硬撐著跑完,雖然是第一名到終點我卻痛的直不起身。從那之後,跑步側腹痛這個問題就如幽靈一般時不時出現。
問過老師,有的說是胃痙攣,有的說是橫膈膜抽筋,有的說是呼吸問題,莫衷一是。重點是,無論怎麼嘗試,這個腹痛症狀都無法真正消除。比如提倡胃痙攣說法的人說:會痙攣是因為胃裡有食物,只要空腹去跑就不會肚子痛,但我即使空腹跑仍舊會發作。
總之,這件事就變成我童年的一個懸案。
直到中醫系大七時,偶然一次我意外地用針灸治好自己多年的小腿舊傷,從那之後我開始著迷針灸,每天都認真研究針灸、往自己身上扎針、研究解剖、肌筋膜疼痛(激痛點)學派,並系統地學習肌肉骨骼觸診。當我在身上扎了上萬針之後,自以為把全身都摸透了,有一天忽然想起跑步側腹痛這件塵封多年的懸案。於是帶著多年疑惑,認真的去查了一些資料跟論文。但最後仍找不到確切答案,也發現相關研究並不多。跑步側腹痛,比較正式的醫學名稱叫“Exercise-related transient abdominal pain”(ETAP),直譯過來就是「運動相關的暫時性腹痛」。比如這一篇2015年發表在Sport Medicine期刊的論文,作者Darren Morton與Robin Callister他們收集了很多造成ETAP的可能原因,但無法給出確切答案。
此圖是該論文中的腹痛在各區域發生率圖。他們調查了818位有ETAP的患者後所繪製成的,右側腹是最常見的,818位中有55%的人有右側腹痛,其次是左側腹。注意一下各區數值加總超過100%是因為很多人痛的位置不只一處。
未完待續
全站熱搜